您現(xiàn)在所在位置:首頁 > 道中華
反串表演自古有之,宋朝這個女扮男裝的神器亮了……
發(fā)布日期:2024-09-18

服飾變遷話“三交”之⑦

      “90后越劇女小生”陳麗君,在越劇《新龍門客棧》反串飾演“玉面郎君”一角爆紅網(wǎng)絡,女扮男裝、易性喬裝類藝術作品再次展現(xiàn)出獨有的吸引力。

      但你知道嗎,早在宋代,就有女藝人不著女服著男裝,可謂英姿颯爽,別有風情。

image.png

▲陳麗君在《新龍門客?!分信缒醒b

      吊敦,就是宋代女藝人扮男裝的神器!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了宋徽宗登寶津樓觀賞百戲的盛況,其中就有穿著男裝和紅綠吊敦的女藝人表演武舞的場景。

image.png

▲南宋《人物雜劇圖》中人物穿著類似吊敦的褲襪 故宮博物院藏


吊敦,究竟是什么呢?

      吊敦又稱釣塾、襪褲、膝褲,是兩腿之間不相連接的一種長筒褲襪,但造型較為疏闊寬松,長度及膝,以吊帶加以輔助固定。

      吊敦與今天的健美褲、打底褲相似,甚至款式也分連襪款和腳蹬款(有圖為證↓)。偷偷告訴你一個辨識吊敦的小技巧:看腿部和足部的連接處。知道這個特點,相信你以后看展覽就能立刻認出吊敦服啦!

image.png

▲綠絹綿吊敦(圖源:趙評春、遲本毅主編《金代服飾·金齊國王墓出土服飾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圖七六)

image.png

▲絳絹綿吊敦(圖源:趙評春、遲本毅主編《金代服飾·金齊國王墓出土服飾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圖一五八)

      那為什么女藝人反串需要穿吊敦呢?

      這和當時社會流行女性纏足有莫大關系。宋代婦女有裹小腳的習俗,但是女子反串時小腳會顯得十分怪異,畢竟,沒有哪一位男性會有三寸的小腳。

      女藝人本著敬業(yè)精神,用吊敦來掩蓋自己的小腳,穿上男子長袍,再配以英武的舞蹈姿勢,看上去還真是一位俊俏的好兒郎呢!




吊敦的“跨界之旅”

      說起吊敦的發(fā)展史,其實還是一場“跨界之旅”。

      吊敦源于北方游牧民族。游牧民族擅長騎馬,劇烈的馬上運動容易磨損褲子,于是他們就發(fā)明了“長筒褲襪”來保護外褲。(畢竟在沒有縫紉機的時代,每一件衣服都值得倍加愛護)

      別看吊敦個頭不大,但它在服裝史的輩分可不小。事實上,早在東周時期,吊敦的爺爺?shù)臓敔數(shù)臓敔敚鸵呀?jīng)被使用在人們?nèi)粘I钪?。新疆鄯善縣蘇貝希墓地出土的一件距今約2500年的連褲皮靴,就類似吊敦。

image.png

▲鄯善縣蘇貝希墓出土氈靴(圖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主編《古代西域服飾擷萃》,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38頁)


“吊敦疊穿”,你值得擁有

      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斷內(nèi)遷,使得吊敦這種騎馬服飾廣為傳播。因為適于騎乘,吊敦常被騎兵、驛使穿著。

      北朝時期,軍戎服飾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股甲(在大腿上覆蓋鎧甲)。由于騎馬過程中,大腿是完全暴露在外的,這在戰(zhàn)爭中可是一個超級大bug。

      “吊敦疊穿”,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北齊賀拔昌墓葬出土的皮鎧甲騎具裝俑展示了一身完整的行軍裝備,這位武士俑頭戴尖頂兜鍪(古代戰(zhàn)士戴的頭盔),身著裲襠甲(古代鎧甲),股甲之下與吊敦組合穿用,生動再現(xiàn)了北齊乃至整個南北朝時期的軍事裝備風貌。

image.png

▲山西太原北齊賀拔昌墓出土甲騎具裝俑(圖源:常一民,趙恒富,《太原北齊賀拔昌墓》,《文物》2003年第3期,11-25+1頁)

      唐代,吊敦穿著人群進一步擴大。出于職業(yè)需求,馴馬人、騎兵、武官、驛使等的服飾中都出現(xiàn)了吊敦。不僅如此,就連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胡商也會穿著吊敦。據(jù)傳,楊貴妃曾穿過帶有鴛鴦蓮花圖案的吊敦,唐太宗還戲稱其為“藕履”。

      唐代吊敦的材質(zhì)也愈發(fā)豐富,不僅有皮料的,還有昂貴織錦面料的,其裝飾、形制也各有變化。


騎馬服飾向樂舞服飾的轉身

      今天在蒙古族摔跤選手的服裝中,仍然可以看到吊敦的延用。

image.png

▲蒙古族男子在摔跤時穿著吊敦。(圖源:中國網(wǎng)絡電視臺官網(wǎng) 安鶴杰《草原驕子》)

      最有意思的,還是吊敦從騎馬服飾向樂舞服飾的演變過程。

      唐代樂舞盛行,經(jīng)常舉辦盛大的歌舞表演,有以戲劇形式展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科白戲,形式上很像今天的相聲;還有大場景的歌舞表演,叫作歌舞戲。在表演過程中,吊敦作為演員扮演軍人、信使等人物時穿著的服飾,也被納入樂舞服飾中。

      唐代,中日文化交流頻繁,吊敦伴隨著當時盛行的樂舞一并傳入日本,并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日本樂舞表演中。日本江戶時代畫家高島千春和北爪有鄉(xiāng)繪制的《皇帝破陣樂圖》中,一些舞者穿的就是吊敦。

image.png

▲日本畫家高島千春臨摹創(chuàng)作的 《舞樂圖》。(圖片來源:豆瓣讀書)


服裝屆的“世另我”

      吊敦的風靡可以說是世界級現(xiàn)象。一個奇妙的“撞衫”在歐洲地區(qū)出現(xiàn)了……

      中世紀哥特式時期,歐洲男子服飾中有一款名為肖斯(chausse)的褲襪,與金代齊國王墓葬中的吊敦在外觀、穿著方法上都十分接近,簡直是服裝屆的“世另我”。

image.png

▲中世紀哥特時期肖斯(圖源:張玲,《禁絕與超越——淺析宋遼歷史語境下的胡服“吊敦”》,《時尚設計與工程》2016年第3期)

      吊敦,憑實力征服了東西方民眾,走進大眾的衣柜之中。

      從北方民族的鐵馬騎裝到唐代的錦繡舞服,再到宋代成為雜劇女藝人的男裝速成神器,吊敦的演變正是中國古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見證,凝結著中華民族共同的記憶與情感。

      回首看看,是不是覺得它像一位“掃地僧”,低調(diào)又有實力呢?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文:王曉彤 文靜

責編:劉雅

流程制作:高寧(見習)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
      《中國民族》雜志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民族團結雜志社主辦。作為國家民委機關刊,《中國民族》雜志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傳工作領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民族》雜志各文版均為大16開全彩印刷。《中國民族》雜志漢文版為月刊,全年共12期,單份全年定價180元;《中國民族》雜志蒙古文漢文對照版、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朝鮮文漢文對照版均為雙月刊,全年6期,單份全年定價90元。

訂閱方式(二選一):
一、郵局訂閱(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中國民族(漢文版)郵發(fā)代號:2-91
中國民族(蒙古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237
中國民族(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7
中國民族(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8
中國民族(朝鮮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392

二、雜志社訂閱(銀行匯款)
戶名:民族團結雜志社
賬號:0200 0042 0900 4613 334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聯(lián)行號:102100020307
聯(lián)系電話:010-58130831;傳真:010-84504624;
發(fā)行郵箱:mztjzzs@126.com

訂閱下載:2025年《中國民族》雜志訂閱單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