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所在位置:首頁 > 道中華
道中華|萬物皆可夾,筷子何以流行中華文化圈?(上)
發(fā)布日期:2023-03-13

微信圖片_20221106141017.jpg


隨著疫情的放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計劃著恢復(fù)國際交流,在出行之前,他們總會選一些輕巧又精美,同時還能傳遞文化韻味的隨手禮??曜?,在這時總能出現(xiàn)在禮單上,這小而輕便的一對小棍,似乎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選手。


作為一日三餐離不了的飲食餐具,筷子并不起眼,但細究起來,似乎又大有學(xué)問,它從何而來?又去向何處?是什么原因讓歐洲皇室為其著迷?近日,“道中華”對浙江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百人計劃”研究員、慕尼黑大學(xué)漢學(xué)系博士張燕飛進行了專訪。


大禹治水,順便發(fā)明了筷子?


筷子是何人發(fā)明、何時產(chǎn)生,歷史上并無明確記載。早期的器物發(fā)明,多與幾位傳說人物息息相關(guān)??曜?,相傳就是由大禹發(fā)明。一日,大禹與洪水搏斗后饑餓難耐,立即煮肉充饑,因為燙手無法抓食,便隨手折下兩根樹枝,把肉從湯中挾出,其他人爭相效仿,此為筷子的雛形。


事實上,現(xiàn)有的考古材料表明,中國各地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出土了不少長短不一、由動物骨頭制成的棍,有些考古學(xué)家將這些骨制短棍稱為“骨箸”,這很可能就是筷子的前身。


640.jpg

▲江蘇龍虬莊遺址出土的骨箸。(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無論傳說是真是假,也無論這些出土的骨棍是否作用等同于“筷子”,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中國人吃熱食,以及筷子在面世之初不光用來吃飯,可能還用來烹飪。直至今天,不止餐桌上,甚至廚房里還依然有筷子的身影,拌餡、打雞蛋、炸油條、擺盤,甚至嘗一嘗菜是否熟了,都會用筷子。


歷史文獻表明,中國古人最初同現(xiàn)在的中東和南亞人一樣,用手指取食。我們至今還會將介于大拇指與中指之間的手指叫“食指”,就是這種習(xí)慣的一種殘存證明。至少到春秋時期,用手取食也是很常見的。


《左傳·宣公四年》中記載,一個楚國人把一只黿進獻給鄭靈公,鄭靈公下令召大臣公子宋和子家來觀看。接到召令的時候,子公的食指無意識地動了一下,他就把這現(xiàn)象告訴子家說:“以后只要我出現(xiàn)這現(xiàn)象,就會吃到奇珍。”等到進見靈公的時候,屠夫正要殺黿,子家與其相對哈哈大笑。靈公就問(為什么笑),子家把子公的話告訴了靈公。等到大家要吃及黿時,靈公故意不讓子公吃。子公生氣了,把手指放到鍋里一染,嘗了下手指,就走出去了。大概率他用的就是一嗅到美味就大動的“食指”。


640 (1).jpg

▲西周 大克鼎 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圖片來源:臨淵閣)


從商晚期開始的大量精美烹食器和盛食器比如鼎、甑、鬲、釜、簋、簠等也表明,古人是愛吃熱食的,這種吃熱的傳統(tǒng)一直保持至今。當(dāng)我們走出國門去往東南亞、歐洲和美洲時會發(fā)現(xiàn),他們餐前會說“Bon Appetit”表達客氣“祝胃口大好”,卻從來不像我們一樣道一句“趁熱吃”,連同樣用筷子的韓國、日本和越南,也只食用溫食,似乎只有中國是特別講究吃熱食。


傳統(tǒng)中國飲食中的蒸、煮、燜、燉,如果想“趁熱吃”,不借助餐具,勢必是不行的。但是取食工具或許最早并不是筷子,和其它文明類似,匕、勺、刀叉一類很早就出現(xiàn),而且在相當(dāng)長的一段時間,類似與今天勺子的匕是主要的進食工具,因為早期國人主要吃“粟稷”——一種煮熟后成糊狀的羹,相比之下,筷子主要是用來夾取非谷物的。


根據(jù)《禮記·曲禮上》記載,羹湯中有菜的,就用筷子吃;那些沒有菜的羹湯,就不用筷子吃;吃米飯時不能用筷子,而用羹匙吃。實際上,“筷子”這種稱呼大約要到明朝時才真正出現(xiàn),根據(jù)《菽園雜記》記載,吳中民間多行船,避諱言“住”,連帶著把“箸”也改為了“快兒”,寓意一帆風(fēng)順,快快航行。


現(xiàn)在的英語稱謂,還保留了這層意思,其中chop就是廣東話“速”(Wade-Giles拼法chok)再加上一個stick“小木棍”合成了今天全世界人熟知的Chopstick。但更多的語言中,則保留了最原始的“箸”音,比如閩南方言以及朝鮮語,波斯語中的筷子也保留著“chugi”這樣的音譯。


640 (2).jpg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制餐具,其中有一雙竹筷。(圖片來源:搜狐網(wǎng))


在早期的中文文獻中,不止“箸”,“筯”“梜”或者“?”也都代指今天的筷子。這一方面說明筷子在早期主要是竹、木制成,另一方面,它的角色相對于匕,起到的應(yīng)該是“助”這種輔助配合作用,結(jié)合《禮記》里的說法,不難發(fā)現(xiàn),筷子主要是用來夾起湯里的菜。


順便一提,如果用筷子喝羹是一種古俗,那這種習(xí)慣在今天的日本仍然被保存下來,日本人吃飯的醬湯仍然不用勺子,而是用筷子將其中的蔬菜夾出來食用,然后直接就碗喝湯。


640 (3).jpg

▲仲枏父匕年代 西周中后期,先秦的匕介于勺與刀之間,具有切割、叉取谷物及盛取流食的作用。(圖片來源:恭王府博物館)


在歷史文獻中,“匕箸”或者“匙箸”總是一起出現(xiàn)。若用現(xiàn)代漢語來表達,大致翻譯為“勺子和筷子”,而“匕”或“匙”總是在前,先勺后筷,反映的就是這種主次關(guān)系。在《史記·留侯世家》中,酈食其向劉邦獻計,欲助他“強漢弱楚”,這時張良走了進來,劉邦一邊吃飯一邊把計劃和他說了一遍。不料張良大呼不可,并說“臣請求借您吃飯用的筷子來為大王籌畫指點”,借著劉邦的筷子在飯桌上畫草圖,分析分封的利害關(guān)系。


無獨有偶,在《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中,司馬遷再一次提到筷子。漢文帝時的大將周亞夫因戰(zhàn)功卓著而居功自傲,到景帝時,一次他受召進宮與皇帝共餐,發(fā)現(xiàn)自己盤中有一大塊肉,既沒有切開,也沒配筷子。他氣呼呼地向內(nèi)侍討要筷子,景帝卻說:“此不足君所乎?”景帝的話一語雙關(guān),明著說“就是沒筷子怎么了”,話外之意卻是你對自己的權(quán)勢地位還不滿足嗎?


雖然兩則故事中都未提到用餐有沒有勺子,但起身直接找筷子的描寫至少說明,筷子在兩漢時已經(jīng)是進食常用的器具之一了。


640 (4).jpg

▲山東嘉祥武梁祠前石室畫磚,其中邢渠哺父清楚展示了漢代人如何用筷子。(圖片來源:絲綢之路世界遺產(chǎn)網(wǎng))


如果說文學(xué)描述還需要我們的猜測與揣摩,那反映漢朝人生前生活圖景的漢墓壁畫則能提供更直觀的證明。當(dāng)我們仔細觀察漢墓中的畫石、畫磚時,會發(fā)現(xiàn)宴飲場面上就有筷子的身影。


比如四川新都發(fā)現(xiàn)的畫像石上畫著這樣的場景:三人跪坐于地上,中間一人手拿筷子,指向左邊一人呈上的食物,而他碗上也放著一雙筷子,地板的墊子上還放著另外兩雙筷子。山東嘉祥武梁祠的墻上,描繪著二十四孝中“邢渠哺父”的場景,邢渠左手執(zhí)筷,右手握勺,正在給父親喂飯。不過主流的主要手默認都是右手,因此,左手執(zhí)筷也說明了,筷子是輔助勺來用。至少到三國時,筷子仍然是次于勺的輔助工具,據(jù)《三國志·蜀書》卷三十二記載,當(dāng)曹劉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當(dāng)時正在吃飯的劉備聽聞此論大吃一驚,“失匕箸”。


其實若知道這點,《論語》《孟子》中提到的很多處事原則,似乎就更好理解了。對慣用刀叉的歐美來說,大塊的肉不成問題,而對于中國人而言,對付一大塊肉就太讓人頭疼了,尤其是我們還有熱食的傳統(tǒng),所以古人所幸在烹飪的過程中就解決了這一問題。因為手指無法忍受高溫,而蒸煮的習(xí)慣使得肉多在食用前就被切小,分割的工序完全不需要在進餐時完成,因而我們有“君子遠庖廚”,也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樣的文化,因此,很多工序餐前就被完成好的。


640 (5).jpg

▲大約1世紀(jì)的磚雕,展示了古人用筷子的場景。(圖片來源:搜狐網(wǎng))


但隨著東漢末主食由小米漸漸變?yōu)樾←溎コ傻拿娣?、面條、餃子這些面食,漸漸出現(xiàn)筷子,由原來的夾菜漸漸轉(zhuǎn)變?yōu)槭秤妹媸愁惖牟途?。而到隋唐后,隨著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整個北方對肉類的需求大多于前。


縱觀世界,以肉類為主食的民族,通常都用到刀叉,但在中國,延續(xù)幾千年來烹飪傳統(tǒng),我們的肉類仍然是在廚房完成了準(zhǔn)備工作,烹飪之前,仍然把肉切成一口大小。此外,除了蒸煮,炒作為一種烹飪手段開始普及,這也更讓筷子這個兼具翻、挑、揀、拌的工具成為了夾起食物的最佳選擇。


到宋之后,隨著桌椅和合食的出現(xiàn),從小矮桌升級到高桌椅上的國人,徹底跳脫出原來的飲食類目,轉(zhuǎn)而可以一食多菜,筷子比起其它餐具,更為便捷,特別是吃火鍋時,筷子簡直方便了太多。漸漸地,筷子取代了勺子,成為可以夾萬物的主要餐具。


640 (6).jpg

▲嘉峪關(guān)酒泉魏晉十六國墓磚畫,表現(xiàn)了筷子在古代也用作炊具。(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受訪者簡介:


1678710777120532.jpg

張燕飛,浙江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百人計劃”研究員,杭州古都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慕尼黑大學(xué)漢學(xué)系哲學(xué)博士,從事中國思想史,先秦兩漢吳越地方史研究,并致力于早期古籍德譯,參與德文版《漢書》譯制工作。已出版德文專著《Das Motiv des Yuejueshu: Analyse des Buches aus geschichtlichem, literarischem und philosophischem Blick》,中文作品《古人吃飯那些事兒》。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作者: 張燕飛

編輯:劉雅

流程·制作:韓東峻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
      《中國民族》雜志由國家民族事務(wù)委員會主管、民族團結(jié)雜志社主辦。作為國家民委機關(guān)刊,《中國民族》雜志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傳工作領(lǐng)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民族》雜志各文版均為大16開全彩印刷?!吨袊褡濉冯s志漢文版為月刊,全年共12期,單份全年定價180元;《中國民族》雜志蒙古文漢文對照版、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朝鮮文漢文對照版均為雙月刊,全年6期,單份全年定價90元。

訂閱方式(二選一):
一、郵局訂閱(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中國民族(漢文版)郵發(fā)代號:2-91
中國民族(蒙古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237
中國民族(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7
中國民族(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8
中國民族(朝鮮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392

二、雜志社訂閱(銀行匯款)
戶名:民族團結(jié)雜志社
賬號:0200 0042 0900 4613 334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聯(lián)行號:102100020307
聯(lián)系電話:010-58130831;傳真:010-84504624;
發(fā)行郵箱:mztjzzs@126.com

訂閱下載:2025年《中國民族》雜志訂閱單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