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三交”故事
讓各族群眾為生活在“珠城”而自豪——專訪廣西北海市委書記蔡錦軍
發(fā)布日期:2024-01-02

第三部分(2)_副本.png

北海市大力發(fā)展向海經濟

      記者:蔡書記好!請您結合市情和工作實際,談談北海是如何完整準確全面把握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以及視察廣西時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貫穿全市各項工作全過程各方面,不斷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

      蔡錦軍:黨的二十大以來,北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工作,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按照“向海而興、向海圖強,共建美好家園,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建設令人向往的品質北海、魅力北海,讓各族群眾為生活在珠城北海而自豪”的理念,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融入北海經濟社會建設發(fā)展的全過程各方面。

      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市委、市政府牢記領袖囑托,堅決扛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體責任,層層壓實黨委主體責任和黨委書記第一責任,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委統一戰(zhàn)線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民族工作,高位推進民族工作落細落實。

      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建設文化北海,立足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fā)港定位,用絲路歷史、濱海風情、千年漢韻浸潤民族團結。強化示范引領,大力宣傳市公安局、覃鈺等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模范個人先進事跡,弘揚地角女民兵連“枝柳精神”、駱春偉“我不上誰上”精神,進一步激發(fā)“珠城”各族群眾團結奮進的精氣神。

      著力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實施工業(yè)振興三年行動,加快建設重大工業(yè)項目,做強民族團結經濟支撐。深入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持續(xù)改善人居環(huán)境,讓綠水青山造就“金山銀山”,為推動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建設“品質北海、魅力北?!蹦蹚姶髣恿?。

      大力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秉承“來到北海就是北海人”的理念,以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為重要抓手,構建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良好環(huán)境。推行“10+1+2+3”工作模式,擦亮“民族團結+”特色品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十進”,持續(xù)打造創(chuàng)建工作“升級版”。

      持續(xù)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將民族事務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以建設“平安北海”為抓手,推動民族工作力量下沉、社會治理重心前移,全市民族事務治理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深入探索“黨建+網格+大數據”的最優(yōu)解,以“小網格”實現“大治理”,形成新時代北海民族工作的“楓橋經驗”。

      堅決防范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隱患。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底線思維,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民族領域風險隱患的體制機制,建強縣、鄉(xiāng)、村三級民族工作信息員隊伍,堅持預防為主,及時化解各種問題隱患,切實維護國家安全,維護民族團結。


      記者: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海市合浦縣漢代文化博物館時強調,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博物館的發(fā)展要注重特色,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深入闡釋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強調要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請問,北海是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貢獻北海力量的?

      蔡錦軍:我們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視察北海時的指示精神,打造“民族團結+文化傳承”“民族團結+文旅融合”等系列工作品牌,讓中華文化深深扎根各族群眾心靈深處。

      出臺《北海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投入2.6億元資金,對相關重點遺址和文物進行系統性發(fā)掘保護和研究利用,開展海絲遺存文脈等14個課題研究,出版《廣西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等系列研究專著。建成86家“小而精”特色博物館,制作“從漢墓出土文物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系列短視頻,推動博物館成為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平臺。編排歷史舞劇《碧海絲路》入選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并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巡演。開展“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毕盗形幕涣骰顒樱罱ㄆ鹦聲r代海絲文化傳播新橋梁。打造“絲路古港 潮美北海”的城市品牌,將漢代文化、海絲文化與本地南珠文化、疍家文化等充分結合,舉辦北海南珠節(jié)暨國際珍珠展、僑港開海節(jié)等大型群眾文化交流活動。打造海上絲綢之路遺址公園、合浦漢文化博物館、海絲首港等漢代文化景區(qū)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示范帶,拍攝紀錄片《國寶檔案——大漢合浦郡》、大型歷史電視劇《滄海絲路》,按照歷史發(fā)展脈絡,立體展現了秦漢、明清以及現代不同時期的海港風貌,細致生動講好海絲歷史故事,讓各族群眾充分感受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和無限活力。


      記者: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早期始發(fā)港,兩千多年前就是中外通商往來的重要門戶。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廣西發(fā)展的潛力在開放,后勁也在開放”,“要立足獨特區(qū)位,釋放‘?!臐摿?,激發(fā)‘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請問,如今的絲路古港有哪些新時代以來的新變化?北海市是如何著力建設向海經濟發(fā)展示范城市,打造“品質北海、魅力北?!钡??

      蔡錦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海后,我們迅速制定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三方案一意見”,確定工作重點任務。編制《北海市向海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2018-2030年)》《北海市海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十四五”規(guī)劃》,及時調整優(yōu)化發(fā)展理念和發(fā)展思路,努力把向海經濟打造成開放經濟、樞紐經濟、綠色經濟、海洋經濟、惠民經濟。引進了一大批重大工業(yè)項目,初步形成綠色化工、電子信息、光伏材料、高端紙業(yè)、新材料、能源六大工業(yè)產業(yè)集群。加快推進中國—東盟(北海)國際水產城建設,努力打造北部灣區(qū)域農產品和海產品集散中心。進一步暢通開放通道,以港口建設為重點,全力構建公路、鐵路、港口、航空有效銜接的對外立體交通體系。加快建設對外開放平臺,把產業(yè)園區(qū)作為承接產業(yè)轉移的重要載體,北海工業(yè)園區(qū)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出口加工區(qū)升格為綜合保稅區(qū),北海被列為國家海洋經濟創(chuàng)新發(fā)展示范城市。積極承接產業(yè)轉移,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qū)、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在全國設區(qū)市中率先進行生態(tài)保護地方立法,5年來累計投入近100億元用于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和保護,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wèi)戰(zhàn)。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持續(xù)加大民生投入,民生領域財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2%,不斷提高群眾生活品質。


      記者:北海市始終秉承“來到北海就是北海人”的理念,正在繪就一幅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壯美畫卷。2023年,北海市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請問,在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方面,北海采取了哪些有力舉措?

      蔡錦軍:市委、市政府堅決扛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體責任,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融入全市中心工作,成立黨政主要領導雙組長制高位推動,做到“四個納入”:納入“一把手”工程同負責、納入績效考評同考核、納入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同部署、納入鄉(xiāng)村振興同推進。打造候鳥驛站、紅石榴工作室、市域社會治理、旅居者聯合會、民族特色村寨等五大類300多個“三交”平臺。紅石榴工作室暢通了各族群眾文藝交流的渠道;市域社會治理推動社會治理資源下沉網格,切實解決了各族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候鳥驛站讓新北海人參與到社會治理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旅居者聯合會為旅居者子女就學、經商創(chuàng)業(yè)、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服務。以黨建融心,推行“黨建+民族團結”創(chuàng)建模式,全市431個村(社區(qū))全部建成標準化黨群服務中心,營造“黨群一家親 幸福民族情”的濃厚氛圍,推動各族群眾人心歸聚;以文化融魂,打造“民族團結+文化傳承”品牌,形成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址公園等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帶;以活動融情,突出“石榴花開耀珠城”主題,開展“八個一”示范評比、珠城互聯共建等系列創(chuàng)建活動,每年開展各類文化活動上千場次,讓各族群眾在活動中不斷升華中華民族情誼。深入挖掘漢文化、海絲文化等歷史文脈,推出“線上博物館”,制作“從漢墓出土文物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系列視頻,講好中華民族故事。

第二部分(2)_副本.jpg

北海市合浦縣海絲首港景區(qū)華燈初上、游人如織


      記者:為全面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的崇高贊譽,切實擔負起“繼續(xù)發(fā)揮好示范帶動作用”的時代重任,下一步,北海市在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還有哪些工作部署?

      蔡錦軍:北海市將始終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深化內涵、豐富形式、創(chuàng)新方法,著力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升級版。選擇合適的場所,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探索在條件比較成熟的地方建設中華民族公園。繼續(xù)深入發(fā)掘漢文化、海絲文化、南珠文化、疍家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著力培育中華民族文化品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建立一批青少年交流實踐基地,開展各族青少年跨區(qū)域和區(qū)域內雙向交流活動。深入實施各族群眾互嵌式發(fā)展計劃,依托社區(qū)基礎平臺作用,強化服務和引導,讓各族“新北海人”更好融入北海。深入實施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立足銀灘、潿洲島、銀基、海絲首港四大核心景區(qū)旅游資源,引導各民族游客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大力拓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的外延,突出抓好家庭的示范創(chuàng)建,部署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進家庭”工作,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進千家萬戶。


來源:《中國民族》雜志2023年第11期

文:本刊記者 張昀竹 桑藝(實習生)

責編: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寧(見習)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
      《中國民族》雜志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民族團結雜志社主辦。作為國家民委機關刊,《中國民族》雜志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傳工作領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民族》雜志各文版均為大16開全彩印刷?!吨袊褡濉冯s志漢文版為月刊,全年共12期,單份全年定價180元;《中國民族》雜志蒙古文漢文對照版、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朝鮮文漢文對照版均為雙月刊,全年6期,單份全年定價90元。

訂閱方式(二選一):
一、郵局訂閱(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中國民族(漢文版)郵發(fā)代號:2-91
中國民族(蒙古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237
中國民族(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7
中國民族(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8
中國民族(朝鮮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392

二、雜志社訂閱(銀行匯款)
戶名:民族團結雜志社
賬號:0200 0042 0900 4613 334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聯行號:102100020307
聯系電話:010-58130831;傳真:010-84504624;
發(fā)行郵箱:mztjzzs@126.com

訂閱下載:2025年《中國民族》雜志訂閱單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