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所在位置:首頁 > 詩畫共同體
樂以載道 余音繞梁——中國古今音樂典籍舉要
發(fā)布日期:2023-07-14


截屏2023-03-17_下午4.48.51.png

《禮記·樂記》


作為我國古代最早一部較為完整的音樂著作,該書總結了先秦時期儒家的音樂美學思想,成為以后歷朝歷代音樂美學原理和音樂創(chuàng)作的標準,對我國的音樂發(fā)展變遷有著深刻影響?!稑酚洝吩?3篇(或24篇),現(xiàn)存11篇,保存在《禮記》和《史記》部分篇章中。關于其作者和成書年代學術界爭論頗多,一說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公孫尼子所作,一說是劉向、劉歆父子所作。該書以音樂為主線,對先秦時代藝術領域的美學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包括音樂的根源、作用、美學觀點、形成發(fā)展等音樂社會學和藝術美學主題,較為全面地體現(xiàn)了儒家文化的音樂觀。


《教坊記》


該書是研究唐代音樂、舞蹈、戲曲的重要參考資料,為當朝官員崔令欽所撰,共1卷。全書記錄了唐開元年間有關教坊設置、樂工和舞伎教習、排練、演出等制度,并錄有教坊曲名324個,記釋“大面”“踏搖娘”“烏夜啼”“春鶯囀”等戲曲源出本事。據(jù)書中記載,雜曲包括歌曲、舞曲、戲曲、傀儡、鼓曲、琴曲等;大曲包括舞曲、戲曲、雅樂有關部分。考古發(fā)掘的敦煌文書中所載曲調,亦多見于此書中。


《樂書》


該書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百科全書”,由北宋音樂理論家陳旸歷時30余年編纂而成。全書共分200卷,前95卷摘錄了《周易》《詩經》《尚書》《春秋》《周禮》《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著作中有關音樂的論述,并根據(jù)編者自己的認識加以釋義;后105卷系統(tǒng)地敘述了十二律、五聲等音樂理論,八音等樂器形制及其用法,并大多配有圖畫,還包括了歷代樂章、樂舞等資料。由于其轉引的大多數(shù)唐、宋音樂典籍已經亡佚,因此《樂書》歷史參考價值更為凸顯。該書開頭部分,還有目錄20卷以及編者自撰《樂書序》和《進〈樂書〉表》。其曾于宋徽宗即位之初進上朝廷,后有南宋慶元六年 (1200年) 的刻本傳世,由此得以廣為流傳。今常見者,為方浚于清光緒二年 (1876年) 重刻之本。


《神奇秘譜》


該書為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古琴曲專集,由明太祖之子朱權編纂,成書于明初洪熙乙巳年(1425年)。全書共分三卷,包含從漢魏到宋元各歷史時期的64首琴曲。其中,上卷《太古神品》收錄16首作品,曲目之前都寫有詳盡的題解,將琴曲的淵源演變情況和表現(xiàn)內容作了介紹,段落、指法、音位也都有清晰地標寫;中、下卷《霞外神品》,共收錄48首琴曲。自該書1956年影印出版后,一些久已絕響的古代名曲陸續(xù)被從中發(fā)掘出來,《廣陵散》《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等都能從本書中找到原版本,歷代吟詠的樂曲也可以從中找到其早期的音樂實例。該書是研究我國古琴音樂文化的重要資料,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和史料價值。


《律呂正義》


該書是清代的一部以介紹樂律為主要內容的音樂專著,經康熙、乾隆兩朝敕撰編修而成,包括上編二卷、下編二卷、續(xù)編一卷和后編一百二十卷。前三編五卷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由大臣李光地、魏延珍等奉諭旨編修,次年書成,全面梳理總結了歷代關于十二律的知識,并重點介紹了康熙帝主張的十四律。續(xù)編則引入了西洋樂理,是我國最早介紹歐洲樂理的著作,為研究清代中西方音樂交流互鑒提供了寶貴史料。后編一百二十卷由允祿、張照等大臣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奉命編纂,當年書成,其中保存了許多明清樂譜、舞譜和樂器圖,還對蒙古族、藏族和維吾爾族等各民族樂曲、樂器做了整理記錄,對明清音樂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


清乾隆七年(1742年)莊親王允祿命樂工周祥鈺、鄒金生等人合作編輯此書,并調集大量通曉宮譜的民間藝人參加,最終成書于1746年,共八十一卷,閏一卷。此書上溯唐宋、下迄明清,記錄了北套曲185套、南北合套36套;單體曲牌有南曲1513曲、北曲581曲,再加上各種變體曲2372曲,共存有曲牌4466個,內容包括唐宋詩詞、大曲、南戲、雜劇、金元諸宮調、元明散曲、明清傳奇等。書中為詳舉各種曲牌體式,分別以正字、襯字標明其工尺、板眼、句讀、韻格,其所包含的歷史文化遺產內容之豐富令人驚嘆,是研究中國古代音樂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

1111.png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該書系統(tǒng)、深入地呈現(xiàn)了我國自遠古以來直至清代末年的音樂發(fā)展史,展現(xiàn)了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累累音樂文化碩果,是中國20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學者之一、中國古代音樂史學的奠基人楊蔭瀏先生畢生研究古代音樂和傳統(tǒng)音樂的概括性總結性巨著。


《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


該書是目前我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教學領域使用最為廣泛的一部教材,自出版后一直被列為各音樂院校的教材或必讀參考書。作者汪毓和,系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學科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課程的開拓者之一。全書共13章,介紹了從鴉片戰(zhàn)爭至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國的音樂創(chuàng)作、發(fā)展等情況。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集成”


該集成志書由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編輯辦公室主持,從1979年開始,耗時30年,傾注幾代音樂工作者心血編纂而成,分為《中國民間歌曲集成》《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中國曲藝音樂集成》4部,共計119卷,是對戲曲音樂、民族民間器樂曲、曲藝音樂和民歌等我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遺產進行“有計劃、有步驟和系統(tǒng)、全面地收集整理”的重大成果。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該書為中國音樂四大集成的姊妹篇,是中國音樂考古學的第一部重典,也是中國音樂考古學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收錄最齊的巨著,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學術成果,目前已出版16本19卷,收錄文字320多萬字,各類圖片1萬余幅。其所收錄文物的年代,從約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直到清代末期,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音樂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本文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都本玲收集整理)





來源:《中國民族》雜志2023年第03期

編輯:龍慧蕊 張昀竹  流程制作:韓東峻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
      《中國民族》雜志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民族團結雜志社主辦。作為國家民委機關刊,《中國民族》雜志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傳工作領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民族》雜志各文版均為大16開全彩印刷?!吨袊褡濉冯s志漢文版為月刊,全年共12期,單份全年定價180元;《中國民族》雜志蒙古文漢文對照版、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朝鮮文漢文對照版均為雙月刊,全年6期,單份全年定價90元。

訂閱方式(二選一):
一、郵局訂閱(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中國民族(漢文版)郵發(fā)代號:2-91
中國民族(蒙古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237
中國民族(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7
中國民族(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8
中國民族(朝鮮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392

二、雜志社訂閱(銀行匯款)
戶名:民族團結雜志社
賬號:0200 0042 0900 4613 334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聯(lián)行號:102100020307
聯(lián)系電話:010-58130831;傳真:010-84504624;
發(fā)行郵箱:mztjzzs@126.com

訂閱下載:2025年《中國民族》雜志訂閱單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