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所在位置:首頁 > 道中華
道中華 |和:中華文明的性格底色 | “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lián)展”印象
發(fā)布日期:2022-11-20


微信圖片_20221106141017.jpg


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xié)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

 ——習近平 



對于“和”的追求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執(zhí)念,“和”文化貫穿中華歷史時空,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jié)晶。幾千年來,對和平、和睦、和諧理念的追求與傳承,融會于奔涌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鐫刻于家國萬代的文化基因里,奠定了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精神基礎(chǔ)。  


640.png


新近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lián)展”,用400余件文物詮釋了“和”文化的深刻內(nèi)涵。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兩家大IP聯(lián)手推出的重磅特展。


記者快語:這一合作本身不就是“和合共生”精神的一次積極嘗試么?


天人合一  和諧相處


走進國博南3展廳,深沉的青藍色主色調(diào),讓人一秒入“靜”。


展覽第一部分“天地同和”,首先進入視野的是玉:紅山文化的玉玦、良渚文化的玉琮、齊家文化的玉璧、石家河文化的玉神人首、龍山文化的三牙玉璧、商代的玉鳳鳥……玉器是古人心中通靈的神物,是人與天溝通的媒介,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640 (1).png

商代玉鳳鳥


勾云形玉佩大概是除C型龍、玉豬龍之外,最具代表性的紅山文化玉器了。這類勾云型玉器,圖案是對天空中云的模擬,有的似龜、有的如獸,也有的像鳥,有不同的變化。五六千年前東北地區(qū)的先民為什么創(chuàng)造出這種造型的玉器,學界基本認為它是一種祭祀用的禮器。模擬云朵的形狀,反映了先民對天的敬畏和對雨的祈求,也是人與天溝通的重要法器。


640 (2).png

紅山文化的玉勾云形佩


隨著人類生產(chǎn)水平的提升,人們在表達對天的敬畏的同時,開始逐漸利用、征服、改造自然。將石頭敲打、磨制成尖狀器,可以直接使用或裝上骨柄,用來切割肉或皮;用吃剩的骨頭磨制成獸牙的樣子,用來解繩結(jié),這種特殊的工具叫觹(音“西”);將小石塊磨成圓形,中間鉆孔,就成了紡輪,改變了最原始的徒手搓線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泥土和上水,捏成容器,放在火中燒成陶、進而燒成瓷……我們的史前先民已在與自然的相處中掌握了諸多生存之道。而在記者看來,動植物的馴化,無論是稻粟還是犬牛,都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佳案例。


比如絲綢,中國先民發(fā)現(xiàn)并發(fā)展蠶的天性,將野生蠶馴化成家蠶,使它為人所用。絲綢的生產(chǎn)是中國先人對世界人類的巨大貢獻。展柜里有兩只商代的青玉蠶。商代的絲織業(yè)已發(fā)展至一定規(guī)模,甲骨文中已出現(xiàn)蠶、絲、桑、帛等字,還保留有祭祀蠶神的卜辭。專家說,玉蠶是飾品,體現(xiàn)出商代人的蠶桑崇拜和對絲織業(yè)的重視。其實,中國的絲綢文化發(fā)軔于新石器時代。從展板得知,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遺址中,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裝飾蠶紋的牙雕器物,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jīng)開始飼養(yǎng)家蠶;河北正定南楊莊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了兩件5400年前的陶制蠶蛹;浙江湖州錢山漾遺址出土了4700年前的殘絹片和絲帶。


記者快語:其實,幾千年前的山西,也曾是桑蠶之鄉(xiāng)。早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就在山西夏縣西陰村發(fā)掘出半個人工切割的碳化蠶繭;2019年,山西夏縣師村遺址發(fā)掘出一枚距今6000年的石雕蠶蛹;今年6月,又在山西運城市聞喜縣上郭遺址出土了一枚距今至少5200年的石雕蠶蛹,為山西農(nóng)桑文化的研究再添實證。


640 (3).png

紫禁城中建筑匾額上的銅“和”字


進入歷史時期,從承載先秦至明清時期禮樂文明和典章制度的禮器、樂器、帝王服飾,到反映古代社會等級、國家禮制的皇家建筑,“和”文化體現(xiàn)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紫禁城作為明清帝王的家,“和”更是無處不在。展柜里有兩個銅制的“和”字,一個是漢字,一個是滿文,來自紫禁城中帶“和”字的建筑匾額,滿文的“和”是原太和殿匾額上的。紫禁城中帶“和”字的建筑有19處,協(xié)和門、熙和門、永和宮、頤和軒……最著名的當然是中軸線上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從這些建筑的名字中可一窺“和合”文化對于清代皇家的影響。


記者快語:紫禁城可謂是“和”文化的集大成者。不僅建筑上有“和”,而且室內(nèi)牌匾、貼落上也不乏“和”字,連演奏的音樂也叫“中和韶樂”,追求“與天地同和”的境界。


協(xié)和萬邦 交流互鑒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十分推崇兼容并蓄、海納百川,“協(xié)和萬邦”也是中華民族在處理外交關(guān)系時秉持的觀念。


在展覽的第二部分“萬邦協(xié)和”,記者最先記住的是“陶瓷”:一尊唐三彩胡人牽馬俑,記錄的是大唐時期萬國來朝的盛世;一只明青花八方燭臺,折射的是鄭和七下西洋的壯闊;一只銅胎畫琺瑯盤,講述的則是西方文化如何融合進中華文明的過程……一件件文物,無言地向觀眾闡釋著歷史上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意義。


640 (5).png

明永樂青花折枝花紋八方燭臺


駱駝,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成為絲路的象征符號之一。展柜里有一匹彩繪陶駱駝,出土于唐代墓葬,不僅再現(xiàn)了唐代絲綢之路的盛況,而且反映出中國人對這種異域家畜從陌生到熟悉的認識過程。


除了絲綢,瓷器無疑是古代中國走向世界的方式?!澳虾"裉枴背鏊那喟子噪p系小罐,反映了南宋時期海上貿(mào)易的繁盛;元代龍泉窯青釉鳳尾尊,證實了龍泉窯在元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和貿(mào)易往來中扮演過重要角色;德化窯瓷器是清代外銷瓷的代表品種之一,主要出口歐洲地區(qū),被稱為“中國白”,德化窯白釉蟠螭柄流執(zhí)壺就是見證。


世界在借由瓷器認識中國的同時,中國也從其他文明中汲取了諸多精華。作為絲綢大國,中國并未故步自封。展柜中那一小塊唐代的小團花紋錦就是證明。聯(lián)珠紋是從西亞薩珊波斯王朝經(jīng)新疆地區(qū)傳入中原的,后發(fā)展出新的形式。這塊紋錦就是在西域風格影響下中原地區(qū)仿織的。


記者快語:文化交流從來就不是單向的。


中華文明對其他文明中優(yōu)秀元素的吸收,從未停止過。在清朝的皇宮里,各種“西洋奇巧之術(shù)”層出不窮。比如,清中期起在宮廷中流行的玻璃畫,起源于西方,畫面內(nèi)容多為歷史典故、風景花鳥、風俗人物等。還有各種仿制西方風格的玉器、瓷器、玻璃器,但最重要的還是對西方科學技術(shù)的引進。比如用于測定方位角度和距離的矩度全圓儀、盤式手搖計算器、各種西洋鐘表。


640 (6).png

18世紀的銅鎏金渾天合七政儀


“銅鎏金渾天合七政儀”,外形有些像中國的渾天儀。這件名字有點拗口的文物,是用于演示太陽系中金、木、水、火、土、地球、太陽七星(即“七政”)運轉(zhuǎn)的儀器。18世紀初,英國制作出太陽系儀,用以演示行星、地球及月亮等繞日運行的情景。這件太陽系儀于乾隆時期傳入宮廷。其外部圈環(huán)結(jié)構(gòu)與中國古代的渾天儀極為相似,可視為渾天儀和太陽系儀合一的作品。清代宮廷將其定名為“渾天合七政儀”,也表明當時的中國人對這件儀器的基本認識。


記者快語: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形成多元一體的樣貌,不正是因為中華民族善于“引進-吸收-發(fā)展”,將各種文明的精華都“拿來”并本土化、為我所用么?


和而不同 休戚與共


中華文明對社會各階層文化多樣性、各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尊重與包容,是一脈相承、延續(xù)至今的。


走進展覽第三部分“宜民安和”,最難忘的是“民”?!笆哭r(nóng)工商”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四種基本職業(yè),管子將這四種人稱為“石民”,也就是國家的柱石,可見其重要性。歷朝歷代,無論是帝王還是清流,都頻頻借助對漁樵耕讀的刻畫來祈祝朝野安定、各得其所、安居樂業(yè)。


明嘉靖的青花“國泰民安”云鶴紋葫蘆瓶,上部寫“風調(diào)雨順”,下部書“國泰民安”,道出了朝野共同的期盼。白玉乾隆帝御題詩桃源圖山子,在玉山的一側(cè)鐫刻了乾隆帝的一首詩《題和闐玉桃源圖》。超愛寫詩的乾隆,一生題寫了多篇桃花源詩,圓明園內(nèi)也有根據(jù)對桃花源想象而設(shè)計的“武陵春色”,借武陵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經(jīng)歷,抒發(fā)自己對民生安樂、社會大同的向往。


記者快語:國泰方能民安,老話要記牢。


一組隋代的彩繪陶伎樂女立俑見證了中央政府對各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包容與尊重。隋朝建立后,在宮廷內(nèi)設(shè)立清商、西涼、龜茲、疏勒、康國、安國、天竺、高麗、禮畢九部樂。唐貞觀年間廢“禮畢”,增加燕樂、高昌,創(chuàng)立十部樂。這組四個彩陶女俑分別持鼓槌、彈琵琶、擊手鼓、吹排簫。中原樂器與西域樂器的同時出現(xiàn),是民族文化交流和絲綢之路文明交融互鑒的生動體現(xiàn)。


一本乾隆帝撰寫的《御制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冊,記錄了蒙古土爾扈特部在首領(lǐng)渥巴錫率領(lǐng)下,歷經(jīng)險阻,從伏爾加河流域回歸清朝的經(jīng)過。冊頁旁邊有一柄部族首領(lǐng)回歸后晉獻給乾隆的腰刀,刀鞘磨損十分嚴重。有觀眾說,怎么用這么破的東西獻給皇帝?孰不知,最高首領(lǐng)渥巴錫進獻的也是一把類似的、破損的腰刀。這些殘破的武器見證了土爾扈特部東歸之路的種種艱辛,見證了他們在面對外部勢力阻撓時奮勇反抗的不屈意志,以及回歸祖國的堅定決心。1771年初,當土爾扈特部歷經(jīng)半年,長途跋涉八千里,殺出沙俄軍隊的重重包圍抵達伊犁時,出發(fā)時約17萬人僅剩下6.6萬人,且以老弱孤獨、婦女幼兒為主,出發(fā)時攜帶的財產(chǎn)所剩無幾。所以,當渥巴錫等人覲見乾隆帝時,實在拿不出什么像樣的貢品進獻,但還是將身邊用以在東歸路上保護族眾婦孺、抗擊襲擾的殘破武備用品進獻于上,以表歸順之誠意。面對著這些代表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赤誠之心的禮物,弘歷一一收下,并下令對這些殘損的器物進行修補,除將其擺放至武成殿與武備院之外,還將渥巴錫所進腰刀放置在乾清宮珍藏。


記者快語:有國才有家,祖國永遠是你最強大的后盾。


人心和善 家邦興旺

修身齊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對個人修養(yǎng)的基本要求。


徜徉于展覽第四部分“樂在人和”,充盈心中的是一個“安”字。琴棋書畫,古代雅士的四門“功課”,而每門功課都蘊含著對道義、美德的追求,對平靜安穩(wěn)生活的期盼。


一張古琴靜臥展柜中,初看與大多數(shù)古琴無異,定睛才發(fā)現(xiàn)其貌不揚的外表下竟深藏玄妙:通過琴下鏡子的反射,可見琴身背面上部用楷書寫著“中和”二字。“中和”,意味著中庸、和諧與內(nèi)斂,是中國古典審美的理想境界。


《道德經(jīng)》《孝經(jīng)》等都是古代警示教化、垂訓子孫所用的經(jīng)典,歷朝歷代都被以各種方式傳播。大書法家趙孟頫在元初書寫了《道德經(jīng)》卷,以其四海聞名的書法表達出自己對老子思想的認同與推崇。一本清咸豐六年刊印的滿文版《孝經(jīng)》,彰顯了清廷期冀國君以孝治理國家、臣民以孝立身理家的愿望。而《御制五福五代堂記》卷竟是以緙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令人感慨于皇家奢華的同時,也感受到帝王之家也與普通人一樣樂享天倫。五福五代堂位于紫禁城的景福宮,是康熙帝為侍養(yǎng)仁憲皇太后而建,以體現(xiàn)皇帝的仁孝之心。乾隆帝在記文中說,自己蒙上天眷佑,享五代同堂之福,是古今罕有的祥瑞之兆,因而效仿皇祖父題寫此文以作紀念,與黎民百姓一同分享天賜之福。


記者快語: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家有國才有天下。


640 (7).png

清代青玉“太平有象”


家庭和睦是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基礎(chǔ)。古人也將對天下太平的祈愿融在生活中,文人書畫、陳設(shè)雅玩,時時可見。一對清宮里的燭臺,分別以掐絲琺瑯技藝塑造了一只立于龜背上的鳥,并在底盤內(nèi)裝飾了海水江崖和蓮瓣紋,寓意“海晏河清”?!昂j毯忧濉敝械摹瓣獭奔雌届o,“河”指黃河,意思就是大海風平浪靜,黃河水流澄清,比喻天下太平。同題材的工藝品在清代還有不少。展柜里的一只霽青釉金彩尊,因其顏色的特別而惹人注意。專家介紹,這只尊的霽青色象征“河清”,肩部塑貼兩只白色小燕子,諧音“晏”。這只尊就是歌頌、祝愿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之意。“天平有象”更是十分常見,不少傳統(tǒng)民居的室內(nèi)供案上都會擺上一對。展出的這對青玉“太平有象”擺件,也來自清宮。用青玉雕刻出的大象低眉垂眼,琺瑯制的寶瓶穩(wěn)穩(wěn)地放在象背上。無論做工材質(zhì)如何,它們與民間同類擺件傳達的是同一種心愿:象與“祥”諧音,大象安詳端莊,是祥瑞的象征;瓶與“平”同音,寓意平安、太平。象馱寶瓶,寓意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記者快語:家和萬事興,老祖宗的智慧,真理也!


和諧、和平、和睦、和美……和,就是中華文明的性格底色。


(作者系光明日報記者。)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文物之聲微信公眾號

者:李韻

編輯:劉雅

流程·制作:韓東峻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
      《中國民族》雜志由國家民族事務(wù)委員會主管、民族團結(jié)雜志社主辦。作為國家民委機關(guān)刊,《中國民族》雜志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傳工作領(lǐng)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民族》雜志各文版均為大16開全彩印刷。《中國民族》雜志漢文版為月刊,全年共12期,單份全年定價180元;《中國民族》雜志蒙古文漢文對照版、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朝鮮文漢文對照版均為雙月刊,全年6期,單份全年定價90元。

訂閱方式(二選一):
一、郵局訂閱(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中國民族(漢文版)郵發(fā)代號:2-91
中國民族(蒙古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237
中國民族(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7
中國民族(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8
中國民族(朝鮮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392

二、雜志社訂閱(銀行匯款)
戶名:民族團結(jié)雜志社
賬號:0200 0042 0900 4613 334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聯(lián)行號:102100020307
聯(lián)系電話:010-58130831;傳真:010-84504624;
發(fā)行郵箱:mztjzzs@126.com

訂閱下載:2025年《中國民族》雜志訂閱單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