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所在位置:首頁 > 共有家園
歷史文化的寶庫 民族團結(jié)的豐碑——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略記
發(fā)布日期:2024-01-05

今年8月24日上午,正在河北承德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用了半天時間,先后走進避暑山莊、普寧寺、承德博物館,深入考察文化遺產(chǎn)保護和民族宗教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

“承德我是頭一回來,一直心向往之。這里的很多事都想了解、實地看一看。”考察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承德見證了我們國家歷史發(fā)展的一些重要時刻,漢藏滿蒙等中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這里留下了許多歷史印記。承德避暑山莊底蘊深厚,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與社會相適應、傳統(tǒng)文化保護和傳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我們的祖先在中華民族的進步過程中、在文明發(fā)展的進程中,都有哪些政治智慧、做了哪些事情,我們要深入了解。歷史是鮮活的,既有通史,也有專史,各個方面都要研究透。要因地制宜開展研究闡釋,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好研史學史工作。

鑒往知來,習近平總書記充滿自信:“在黨的領(lǐng)導下,我們56個民族、14億多人和睦共生,更加堅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span>

讓我們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走進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了解清代民族關(guān)系發(fā)展和多措并舉維護民族團結(jié)、邊疆穩(wěn)定、國家統(tǒng)一的史實,感知“合內(nèi)外之心,成鞏固之業(yè)”的歷史佳話。

(一)

承天地化育萬物的恩德。

承德,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連接京、津、冀以及遼寧、內(nèi)蒙古的重要節(jié)點。實際上,承德作為一個顯著地標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始于18世紀上半葉(其命名于1733年,取“承受先祖德澤”之義)。有清一代,這里因地處京師和塞北之間、中原農(nóng)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過渡地帶,更是成為清王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見證了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鞏固和壯大,見證了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留下一段段“合內(nèi)外之心,成鞏固之業(yè)”的歷史華章。作為享譽世界的文化遺產(chǎn),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堪稱歷史文化的寶庫、民族團結(jié)的豐碑,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自1644年清軍入關(guān),清王朝進一步打破長城內(nèi)外的界限,逐漸改變曾經(jīng)的民族隔離和隔閡狀況,開辟了我國民族關(guān)系史上的新篇章。

1691年,時任古北口長城總兵蔡元針對因戰(zhàn)亂頻仍而損毀嚴重的長城,上奏朝廷希望調(diào)撥民工和經(jīng)費予以固修。此前,大臣索額圖也提出,歷朝君王都在修建長城,今長城已破敗不堪,何不修之?

對此,康熙皇帝有著自己的思考:“秦筑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tǒng)大兵,長驅(qū)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清圣祖實錄》中的這段話,被后世史學家諸多引述,認為是“內(nèi)圣外王”典范。就在這一年,康熙親抵多倫諾爾,主持了著名的“多倫諾爾會盟”,消弭紛爭、維護團結(jié),喀爾喀蒙古(清代漠北蒙古族諸部的統(tǒng)稱)正式歸附清朝?!拔页┒骺柨?,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也。”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庇行蔚拈L城,在承德畫上了一個句號。代之而起的,也有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

一座山莊,半部清史。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興建伊始就決定了它們絕不是單純的園林與寺廟,而是清王朝為實現(xiàn)團結(jié)邊疆少數(shù)民族、鞏固國家統(tǒng)一而修建的。

承德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始建于1703年,建成于1792年。一幅清代畫家繪制的《避暑山莊全圖》,呈現(xiàn)了山莊鼎盛時期的全貌。山莊的面積超過8000畝,相當于兩個頤和園,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的皇家園林。山莊面積西北多山、東南多水,地形猶如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亭臺樓閣、山水相依,自然風景與人文歷史交相輝映。

取自然山水之本色,擷塞北江南之風光。清朝在興建承德避暑山莊時,借助自然地勢,融南秀北雄為一體,集全國名勝于一園,既有江南水鄉(xiāng)的旖旎風光,也有茫茫草原的遼闊無邊,還有溝壑縱橫的綿綿山巒,被譽為“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范例”。這里氣候宜人,風景優(yōu)美,按功能分為宮殿區(qū)和苑景區(qū)兩大部分。其中,宮殿區(qū)包括正宮、松鶴齋、東宮和萬壑松風四組建筑,是皇帝日常起居、處理朝政、宴飲娛樂以及舉行重大慶典活動的場所。苑景區(qū)則包括湖區(qū)、平原區(qū)和山區(qū)。

康乾盛世130余年,清帝幾乎每年都有半年時間在避暑山莊處理軍政要事。所以,它是清代除京城外的政治分中心,朝廷的系列戍邊籌藏大策也有許多從這里發(fā)出。

清代,蒙藏地區(qū)盛行藏傳佛教,四大活佛居延其間。達賴喇嘛理前藏,班禪大師事后藏,章嘉活佛居漠南蒙古,哲布尊丹巴主喀爾喀蒙古。護持、尊崇藏傳佛教必然對蒙藏地區(qū)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因此清代“修廟固疆”的國策隨之而生。

“因其教,不易其俗。”為團結(jié)少數(shù)民族,給其政教首領(lǐng)提供朝覲皇帝時禮佛之用的場所, 1713年至1780年,清朝先后在承德建成了環(huán)列避暑山莊的12座皇家寺廟,即溥仁寺、溥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廣安寺、羅漢堂、殊像寺。據(jù)清代《欽定理藩院則例》記載,理藩院總共直接管領(lǐng)40座廟宇,除了北京的32座,其余8座均在承德。這些寺廟由理藩院每月造冊統(tǒng)餉,朝廷支付其費用,又因其地處長城邊塞以外,故統(tǒng)稱“外八廟”。

避暑山莊古樸典雅,而“外八廟”金碧輝煌,二者在建筑風格上形成鮮明對比,乃帝王宮苑與皇家寺廟的融合杰作,更開創(chuàng)了民族團結(jié)與文化交融的典范。而其中所珍藏的諸多碑文、壁畫、瓷器、漆器、玉器、佛像等物質(zhì)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更是展示了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1994年,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二)

探尋歲月的印記,感悟歷史的啟迪。

“外八廟”的布局以山莊為中心形成眾星捧月之勢,體現(xiàn)了“仁懷天下,宇內(nèi)一統(tǒng)”的治世思想。其建筑樣式分為漢式、藏式和漢藏結(jié)合三種,有的出于北京,有的仿自新疆,有的來自五臺山,有的源于西藏,蘊含著兼容并蓄、借鑒融通和遐邇一體的理念與期許。

溥仁寺、溥善寺,是“外八廟”中修建最早的寺廟。

1690年,清政府徹底取得平定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lǐng)噶爾丹叛亂的勝利。特別是第二年舉行的多倫諾爾會盟,更是將對喀爾喀蒙古諸部由松散型轉(zhuǎn)變?yōu)樾兄行У拿似熘乒芾?,廢除了蒙古貴族從前的“濟農(nóng)”“諾顏”等稱號,實行中央政府的封爵制度和法律體系,依次授與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臺吉等封號,并將喀爾喀蒙古諸部劃分為左、中、右三路總計34個旗,統(tǒng)一納入朝廷有效管理之內(nèi),極大地密切了蒙古各部與中央政府的關(guān)系。至1713年,漠南、喀爾喀等蒙古區(qū)域經(jīng)過20余年的休養(yǎng)生息,出現(xiàn)了牧業(yè)繁興的安定局面。這一年,適逢康熙皇帝六十壽辰,蒙古諸部上層首領(lǐng)齊聚避暑山莊,恭祝壽誕。

“眾蒙古部落,咸至闕廷,奉行朝賀,不謀同辭,具疏陳懇,愿建剎宇,為朕祝厘?!笨滴趸实墼势渌?,在承德武烈河東岸建造了兩座寺廟,供諸部王公拜謁瞻禮所用,取“寓施仁政于遠荒”之意分別題名“溥仁寺”“溥善寺”。

在避暑山莊的北側(cè),矗立著我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仿西藏桑耶寺而建的普寧寺。該寺始建于1755年,歷時4年落成。這是一座典型的漢藏合璧式寺廟,前半部為漢式,后半部為藏式,二者有機融合。寺內(nèi)立有普寧寺碑記以及平定準噶爾勒銘伊犁之碑、平定準噶爾后勒銘伊犁之碑,四面均分別用漢、滿、蒙古、藏四種文字鐫刻碑文。

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普寧寺考察時,就仔細察看了上述石碑,了解相關(guān)史實。

1755年,清廷出兵5萬分兩路直進伊犁,一舉取得平息西部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lǐng)達瓦齊叛亂的勝利。是年十月,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宴賚厄魯特蒙古四部貴族。為紀念平叛勝利和這次盛大集會,乾隆效仿其祖父康熙皇帝安定喀爾喀蒙古之后在多倫諾爾會盟并建匯宗寺的先例,決定仿西藏桑耶寺形制建廟。修建該寺的過程中,1757年清廷再次取得平定準噶爾部阿睦爾撒納叛亂的勝利,從而鞏固了西北邊防,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實現(xiàn)了“安其居,樂其業(yè),永永普寧”的安定局面。

此外,乾隆皇帝為加強對蒙古各部的管理,還將漠南蒙古的宗教首領(lǐng)三世章嘉活佛奉為國師,常年伴其左右。乾隆駐蹕避暑山莊期間,章嘉國師就居住于普寧寺的講經(jīng)堂內(nèi)。1763年,喀爾喀蒙古的宗教首領(lǐng)哲布丹尊巴三世活佛來承德朝覲,普寧寺也一度成為其禮佛誦經(jīng)的場所。

安遠廟建于1764年,仿新疆伊犁的固爾扎廟而建。達什達瓦部是準噶爾蒙古的一支。清王朝平定準噶爾部叛亂時,達什達瓦部堅定地站在朝廷一邊,踴躍參戰(zhàn)。1758年,該部提出“情愿向內(nèi)遷移,承受恩澤”的請求,乾隆皇帝允所請,將其安置于承德并歸入駐防八旗,在普寧寺周圍建房千余間,供其居住。

固爾扎廟俗稱伊犁廟,是準噶爾部牧民聚會之所在,也是該部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寺廟。該廟于1756年被阿睦爾撒納的潰軍所焚毀。達什達瓦部遷居熱河后,乾隆命“肖固爾扎廟之制,營建斯廟?!?安遠廟建成后,每年夏季厄魯特蒙古王公貴族來承德朝覲皇帝時,常在這里舉行宗教活動。

普樂寺建于1766年。

清廷平息達瓦齊、阿睦爾撒納叛亂以后,西北邊境地區(qū)多年割據(jù)混戰(zhàn)的局面得以改變,巴爾喀什湖附近的左、右哈薩克族和蔥嶺以北的東、西布魯特族,繼準噶爾杜爾伯特部之后相繼歸順清朝,并且年年來避暑山莊朝覲皇帝,扈從行圍,接受封爵宴賞。乾隆御題《普樂寺碑記》載:“惟大蒙之俗,素崇黃教,將欲因其教,不易其俗,緣初構(gòu)而踵成之。且每歲山莊秋巡,內(nèi)外扎薩克覲光以來者,肩摩踵接。而新附之都爾伯特及左右哈薩克、東西布魯特亦宜有。以歲其仰瞻,興其肅恭,俾滿所欲,無二心焉。”

縱觀碑記全文,得以了解普樂寺修建的背景:平定準噶爾部叛亂之后,清王朝為厄魯特蒙古建造了普寧寺;達什達瓦部族遷移熱河后,修建了安遠廟。同理,也應為新歸附的哈薩克、布魯特修造寺廟,以滿足他們的政教首領(lǐng)來承德后的習俗和宗教活動所需。故乾隆皇帝按照漠南蒙古宗教首領(lǐng)章嘉國師所提示的宗教意蘊,建造了普樂寺。

普陀宗乘之廟建于1767年。

1770年,是乾隆皇帝六十大壽,第二年是其母后八十大壽?;实鄣娜f壽節(jié)和皇太后的大壽相連,這在封建王朝屬最重要的慶祝活動。其時正值康乾盛世巔峰期,國力充盈、民族和合、邊疆安寧。蒙古、青海、天山南北和西南地區(qū)的各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以及內(nèi)藩外使都要云集承德慶賀。且蒙古各部上層首領(lǐng)為此還進獻了千尊無量壽佛,因此乾隆特別重視這次盛會,把它當做敬重信仰和顯示國威的絕佳機會,于是仿前藏政教首領(lǐng)達賴喇嘛的駐錫之地布達拉宮修建了普陀宗乘之廟。

土爾扈特部是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明末曾遷居伏爾加河流域,因不堪沙俄的壓迫毅然決定回歸祖國。從1770年11月至次年6月,該部逾越艱難險阻,行程萬余里東歸故土,重回祖國懷抱。清王朝對于土爾扈特部這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給予極大褒獎,除立即從西北各地調(diào)濟牛羊、糧米、衣物予以救濟、幫扶外,又在承德召見其首領(lǐng)渥巴錫。1771年9月,乾隆皇帝首先在木蘭圍場伊綿峪召見渥巴錫。秋狝完畢,渥巴錫又隨圣駕至避暑山莊,在萬樹園大宴7天,還特準其首領(lǐng)一行參加了普陀宗乘之廟的落成典禮,以示對該部的尊重和禮遇。

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承德博物館考察時,參觀了《望長城內(nèi)外——清盛世民族團結(jié)實錄》專題展覽。參觀過程中,一幅展現(xiàn)土爾扈特部萬里東歸的示意圖,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倳浉锌骸巴翣栰杼夭慷既チ?00多年了,最終還是義無反顧要回到祖國,這真正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影響力和向心力。”

須彌福壽之廟建于1780年。

這一年也是乾隆皇帝七十壽辰。參加萬壽節(jié)慶?;顒拥谋姸嗳宋镏?,就有來承德朝覲皇帝的六世班禪額爾德尼·羅桑貝丹意希。乾隆對于他的到來給予了極大重視,按照曾祖父順治皇帝在北京接見五世達賴、興建西黃寺的做法,仿后藏班禪居住的扎什倫布寺式樣,以一年多時間的最快速度興建了須彌福壽之廟。該廟是供班禪來承德時生活和講經(jīng)的地方,因此又俗稱班禪行宮。

六世班禪一行,在這里受到了乾隆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和禮遇。駐錫承德期間,他與乾隆頻頻會面,筵宴賞賜,頒敕授印,講經(jīng)布道,拈香熬茶,開光受戒,祈禱萬壽,欣賞歌舞,觀看焰火,各種活動連日不絕。特別是乾隆以七旬高壽研修藏史,并用藏語與其簡單交談,令班禪大師深感圣恩。需要說明的是,按照清朝的典章制度,“喇嘛入覲惟令跪不受其拜”。班禪卻說:“古佛宜行拜禮。”因此,班禪覲見乾隆時,既跪又拜。這種禮節(jié)形式與五世達賴進京朝覲順治帝時,有了很大改變。這也從側(cè)面反映了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臣屬關(guān)系的進一步加強。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以儒治國,以教治心。”清代,無論對漠南、漠北喀爾喀蒙古的經(jīng)略,還是對新疆、西藏的治理等;無論出兵新疆平叛、改革盟旗制,還是對西藏達賴喇嘛和班禪活佛的冊封、“金瓶掣簽”和駐藏大臣制度的設(shè)立以及《欽定藏內(nèi)善后章程》的頒布實施……清王朝以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為場域,以園林、寺廟、牧場、湖沼、樓亭、蒙古包等為舞臺,通過避暑、祝壽、秋狝、禮佛、會盟、封賞、賜爵等活動,上演了一幕幕促進各民族守望相助、和睦共生的歷史活劇,也把承德這個因避暑山莊而興的地方演繹為清盛世處理民族事務、在國家治理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第二個政治中心。

這一切,都有效有力地團結(jié)了邊疆少數(shù)民族,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標志著清朝的民族團結(jié)達到了歷史新高度。


文:承德博物館館長 孫繼新

圖:孫衛(wèi)軍

責編:劉雅

流程·制作:張偉(見習)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
      《中國民族》雜志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民族團結(jié)雜志社主辦。作為國家民委機關(guān)刊,《中國民族》雜志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傳工作領(lǐng)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民族》雜志各文版均為大16開全彩印刷?!吨袊褡濉冯s志漢文版為月刊,全年共12期,單份全年定價180元;《中國民族》雜志蒙古文漢文對照版、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朝鮮文漢文對照版均為雙月刊,全年6期,單份全年定價90元。

訂閱方式(二選一):
一、郵局訂閱(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中國民族(漢文版)郵發(fā)代號:2-91
中國民族(蒙古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237
中國民族(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7
中國民族(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8
中國民族(朝鮮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392

二、雜志社訂閱(銀行匯款)
戶名:民族團結(jié)雜志社
賬號:0200 0042 0900 4613 334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聯(lián)行號:102100020307
聯(lián)系電話:010-58130831;傳真:010-84504624;
發(fā)行郵箱:mztjzzs@126.com

訂閱下載:2025年《中國民族》雜志訂閱單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